朝陽新聞媒體檢索

Chaoyang Media News Retrieval system

關鍵字:

日期區間:

   ~  

2020-06-03   新浪新聞

蘊菁陶采—李仁燿陶藝創作經典巡迴個展

    下載


藝術家李仁燿在嘉義市美術館舉辦「蘊菁陶采—李仁燿陶藝創作經典巡迴個展」這也是他巡迴展的第十七站。李仁燿從事陶藝創作已邁入第三十四個年頭,擁有「台灣陶藝大師」稱號的他至今仍努力不懈地埋頭創作,鞭策自己朝向更精進的境界。
 
 李仁燿出生於苗栗大湖農家,自小他就對於觀察大地萬物相當敏銳。務農的生長環境影響甚大,日後這些自然美景也漸漸成為他的創作靈感。李仁燿與藝術的淵源起於對書法的熱愛,他啟蒙自廖慶廣老師,進修於程南軒老師。長年累月優游於筆墨之間,讓李仁燿悟到「精、氣、神」合一的道理。而好學的也時常運用課餘時間向陳樹業老師學習素描及水彩。在就讀台中大甲高中美工科時,除了持續向侯祿老師學習書法,因緣際會下受到恩師陳仁智的教導,走入了陶藝世界。

 在初學陶瓷技術時,李仁燿先後到宮重文、及林重光的「如苑陶藝工作室」學習實務技能。退伍後,進入國立聯合工商專校陶業工程科(現國立聯合大學材料工程系)就讀,在陳煥堂老師的指導下,專研釉藥與燒成的技術。之後又進入朝陽科技大學工業設計系,師承林運徵,研修設計知識背景。李仁燿更在范振金老師釉藥課的引領下,大幅自我突破與提昇,在2019年獲得國立聯合大學設計學院碩士學位。

 李仁燿除了是位好學向上的藝術家外,他更賦予自己經營傳承陶藝的使命。他最早在1999年於故鄉大湖成立耕陶園工作室。李仁燿懷抱著單純的推廣陶藝的理想,期間更曾喬遷至卓蘭千坪之地以滿足客群所需,在卓蘭的這十年中累積一定的名氣。之後再遷回來到大湖,期間甚至還曾面臨過921地震、水災、火災等等災害。然而李仁燿對於傳承陶藝的意志堅定,得使現在的「耕桃源藝術中心」結合飲食、藝術教學及陶藝展示,至今仍順利營運。對於李仁燿而言,藝術就是生活,而生活每一分每一秒就是在為自己的人生做創作,生活與藝術本應融合在一起。也因為經營藝術中心的經歷,豐富了他的靈感來源。例如作品「飛翔」、「羽毛」、「鷹眼」、「雙羽」,直到「狗來富」系列都是息息相關的。雖然經營辛苦,但卻也豐富他的人生,拓展藝術創作的視野。
 愛鄉愛土的李仁燿,所使用的創作媒材是以家鄉的土壤「苗栗土」為主。他運用家鄉在地,富含23%至26%鐵質的苗栗土,並視情況在泥土之中加入牛骨灰,藉以增加釉的流變。苗栗土在經過高溫燒製之後,能呈現出紅、黃、褐、黑等的色彩,透過不同天候中窯燒,甚至碰到颱風、寒冷等惡劣氣候,都有各種極其美麗的化學變化。

 最被藝壇歌頌的是李仁燿研製出手拉坯中最高難度的小口瓶,0.01公分口徑的瓶口僅容一根髮絲,這是高難度的至雅極品。雖然失敗的作品可能數以千計無從計算,但他卻仍然樂在其中。李仁燿強調,如果「精、氣、神」三者之間出現絲毫的不平衡,無論是拉坏塑型,靜置或是窯燒過程,都有可能失敗。而他的小口瓶更在2012年時,獲選為台灣世界網球爭霸賽冠軍獎盃,世界網壇知名的冠軍得主喬科維奇也為之讚賞。目前李仁燿的作品在海內外都有廣大的收藏單位,包括台灣大學、美國伊利諾大學,大陸的北京大學及宋慶齡基金會等等。

 小口瓶的精湛手藝,加上熱衷於陶藝推廣及社會公益,讓李仁燿獲得建國一百年十大傑出青年藝術文化獎的殊榮。他秉持著「取之於社會,必須回饋於社會」的善良理念,目前已捐贈四十餘幅書法,以及三十多件小口瓶作品給各個教育單位,偏鄉的國中小及大學,及社會團體。他希望將陶藝傳承下去,普及陶藝之美,並將其發揚光大。李仁燿在2020年受聘擔任國立聯合大學工業設計學系兼任助理教授,以及文化部國際及兩岸文化資訊平臺諮詢顧問。

 台灣因為有了李仁燿對於藝術的鍥而不捨的追求,他的小口瓶得以在陶藝界發光發熱,而他的藝術創作精神也將注入在每件作品之中,永垂不朽。
(蘇松濤報導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