朝陽新聞媒體檢索

Chaoyang Media News Retrieval system

關鍵字:

日期區間:

   ~  

2020-10-19   立報

【立專欄|新星獎】紀錄的呈現?還是呈現後的「再現」?「2020新北市學生影像新星獎—紀錄片組」題材探索的可能性

    下載


世新大學廣電系副教授葉基固指出,今年「新星獎」的紀錄片充滿真實個性的投射,反映出年輕創作者關注的題材方向。(新北市政府文化局提供)



《歪爆浪潮》朝陽科技大學團隊作品。(新北市政府文化局提供)


《玉華》輔仁大學團隊作品(左圖);《神風再現》朝陽科技大學團隊作品(右圖)。(新北市政府文化局提供)


《在水一方》劇照(左圖);《鄉外之地》國立高雄科技大學團隊作品(右圖)。(新北市政府文化局提供)

荷蘭著名紀錄片導演尤里斯‧伊文思(Ivens Joris)認為,紀錄片的創作是與人生觀的視野相互結合而成的經驗作品。周文在《伊文思紀錄片的個人化抒寫》裡提出:「伊文思的創作與他的生活緊密相連,創作就是他的人生理想與信念的反映,他是用電影來紀錄和表達自己,這既包括他的社會理想,也包括他自我精神與心靈探索的個人化抒寫」,這個觀點清楚表達了創作者的意圖,而今年「新星獎」的紀錄片充滿真實個性的投射,反映出年輕創作者關注的題材方向。

綜觀今年「新星獎」的紀錄群像裡,可分為從生活經驗的出發、尋找身分的認同與家族記憶的探尋等面向,構築了一個可觀性的敘事視野;可喜的是,「跨域性」的題材也浮現出多元的創作視角。臺灣一直存在的外籍文化與國際移工,在今年的紀錄觀點裡,兼容並蓄地置身其中,為臺灣年輕一代的紀錄片,開創了一個可能性的發展方向。

探觸生活經驗的價值
紀錄片《醫路》探觸了一個少見的醫學院學生的求學題材,展開了一個敘事的奇觀性視野。兩位主角對比的設定強烈,敘事的結構完整,切入的角度特殊,帶領著觀眾走進醫學院學生的情境與困境,尤其貼近同輩之間的問題引人共鳴,而與之反差的是紀錄片《我好棒》。影片以國小棒球隊的小朋友為主體,雖然一開始顯得樸素,但是隨著彼此生活的對話則愈來愈有趣,透過小學生簡單地對「喜不喜歡讀書?」、「要不要繼續打球?」、「誰比較厲害?」等問題,結構出閱讀的節奏感與趣味性,尤其是讓小朋友親自拿著攝影機晃動拍攝,極為純真地貼近生活真實感,展現出紀實性影片的另種美學魅力。

尋找身份認同的視野
理查‧詹金斯(Richard Jenkins)在《社會認同》一書中解釋「自我認同」(self-identity):它是一個人對他(或她)在自己所著落的時空脈絡中越是有清楚的指認,就越能回答「我是誰?」這樣一個既簡單又複雜的問題,因此在紀錄片《揮舞吧 彩虹旗》的紀錄觀點裡,透過長達三十多年的同志平權運動者祁家威的那面彩虹旗,對社會搖盪出一個堅持「自我認同」的視點與高度,將題材的議題探索,提高到一個具有時代性的關注意義,走出對自我身分認同的層面價值。

紀錄片《歪爆浪潮》乍看是衝浪題材的人物訪寫,表面上是陽光、沙灘、笑容所堆砌而成的正面形象,但是隨著敘事急轉直下,反而折射出哀傷、挫折、悔恨等負面的心理愁容,將原本衝浪題材所欲顯現的積極元素,穿插在人物性格的情緒起落之中。影片最終落在對家人的愧歉與情感,在技術表現的俐落性與敘事結構的完整性之下,更增添對其家庭認同的情感面向,因此探索「身份認同」的心理,逐漸深入內心所換化而成的思想與言行,表現出對家人的情感認同。

探詢家族記憶的情感
對於家族記憶的追尋,在今年的紀錄群像裡,也是一道具有詩意的人文風景。紀錄片《玉華》影像傳達出最質樸的生命力量,它將祖母跨時代的動盪經歷與飽受滄桑的感情波折,重塑一個情感的記憶,而紀錄片《神風再現》也如出一轍。追憶阿公年少輕狂的越野摩托車表演生涯,運用樸實的生活對話,將自己與阿公之間的情感作為連結,毫無妝點得表達出情真與意切,原來感動的泉源有可能就在你我的身邊。誠如1982年以《族長的秋天》榮獲諾貝爾文學獎的知名哥倫比亞作家布里埃爾‧加西亞‧瑪律克斯(Gabriel Garcia Marquez)曾說:「不是我選擇了題材,而是題材選擇了我!」
此外,紀錄片《醉甜》展現了時空的跨越,突破了書寫敘事的視野,探詢那段被遺忘的日治史,那段在日治時代底下臺南「醉仙閣」的地域特色與時代氛圍。它表現的不僅僅是政治歷史,也是文人景觀,嘗試探詢出對歷史意識與時代價值的再現。

在地化與跨域性
近年臺灣紀錄觀察的題材,湧現了從「在地化」的視角,並延伸到「跨域性」的色彩,這是個值得觀察的創作觀點。紀錄片《在水一方》以一位女高中生的視點,揭露了新住民族群在臺灣社會的真實樣貌,跨越傳統被霸凌的標籤,感受到一股生命向上的觀點,實為此類型重要的風格質變。而紀錄片《鄉外之地》則以高雄港的漁船移工為背景,在這麼寫實環境底下,顯見一群寫實存在的移工,卻又毫不真實的並置奇觀。紀錄的影像若僅止於外籍移工的生活、語言或環境的適應,那就只能停留在表面的奇景形式。可喜的是,影片竟然從「移工」這個身分的指縫裡滑落,來到一個同為真實的「人」的普世價值,展開對家庭與家人的思念,這是跨越種族、文化、語言與地域的共通性情感。
年輕的創作者無論是從自身家庭題材發掘、或對臺灣社會多元樣貌的紀錄形式,皆表達出「用影像說人生」的創作企圖,試圖引領觀眾對於自我生活經驗、生命記憶碎片的「呈現」,而這一個呈現並非僅止於表象,更多來自於「呈現」背後的「再現」,「再現」一種自我觀看生活的可能性新視角。

第5屆新北市學生影像新星獎頒獎典禮將於10月18日下午兩點舉行,同步線上直播;所有入圍作品將於10月18日至25日,在府中15新北市紀錄片放映院舉辦的「新星影展」中免費放映,敬邀喜愛電影藝術與關注學生創作的朋友蒞臨觀影,鼓勵與支持你心目中的最佳影片。影展期間全程免費入場,詳細放映場次請上臉書搜尋「新北市學生影像新星獎」。